每次乘車經過重慶北路與大稻埕的周邊總會看到許多巴洛克風格的古建築,早就興起徒步遊大稻埕與迪化街拍這些老房子的念頭,因此偶然從網路上得知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與大稻埕臺灣文化協會史蹟遊的活動,便迫不及待地報名參加,該活動最主要在介紹蔣渭水的生平事蹟與大稻埕相關的建築史蹟,而當天擔任導覽的老師-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的蔣朝根老師,正巧就是蔣渭水的姪孫,由他來講解與導覽蔣渭水的生平事蹟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行程摘要: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大同分局三樓) | |
→ 蔣渭水紀念公園 | |
→ 私立靜修女中(台灣文化協會成立處) | |
→ 日日春協會(文萌樓) | |
→ 江山樓 | |
→ 大稻埕教會 | |
→ 台北更生院 | |
→ 春風得意樓(延平北路) | |
→ 大安醫院(現義美門市) | |
→ 二二八事件發生地點 | |
→ 法主公廟 | |
→ 臺灣民眾黨本部舊址 | |
→ 蓬萊閣 | |
→ 永樂座 | |
→ 李臨秋故居 | |
→ 港町文化講座 | |
→ 錦記茶行 | |
→ 大稻埕辜宅 |
老師由賴和的文字帶出日治時期身為殖民地人民的不幸,
繼之而有林獻堂、蔣渭水等人領導的台灣民眾黨與
台灣文化協會的非武裝抗日運動,開始了今日的行程。
時至今日,一樣有濃濃的無力感,可惜已沒有無力者大會的蹤跡
導覽起始於現今大同分局三樓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第一個講解的古蹟正是前身為日治時代台北北警察署的大同分局
畫面左方的便是蔣朝根老師。
畫面左方的便是蔣朝根老師。
署內還保有許多獨具巧思的建築設計
原北警察署是二層樓的建築,戰後加蓋為三層建築,也就是現今的風貌
由外牆磁磚可以明顯看出原始建築與加蓋部分的不同,
老師對於外面的管線非常感冒 XD,日後此建築撥交給台北市文化局後,
將被爭取完整地回復原貌。
北警署的圍牆是以原台北城城牆被拆除後所留下的石塊砌成,
城垛的設計也是老師十分詬病的錯誤復舊案例。
畫面一跳,很快地來到了隔壁的蔣渭水紀念公園,
內設置有仿巴洛克式的牌樓與數張老照片與碑記,
闡述蔣渭水的生平與貢獻。
原始黨員姓名的紀念碑
公園中央設置了一個穿著中西合璧式服裝的蔣渭水銅像,
腳下踩著的土地正是台灣。
繞到北警署的後面看一下老師所詬病的復舊圍牆,
左方可以看到為了光線而拆除部分城牆所形成的洞(非原始圍牆設計),
而右方的城垛則是照著這個錯誤概念所復舊出來的設計 XD
蔣渭水、林獻堂等人所創立的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地點靜修女中,
是當初為了避免受到日本人干擾而選定的地點,
從正面看可以感受到這間哥德式建築的雄偉。
由小巷通往江山樓的途中,
經過了當時被稱為藝旦街的歸綏街。
在這條街上的日日春協會,舊名為文萌樓。
經過了當時被稱為藝旦街的歸綏街。
在這條街上的日日春協會,舊名為文萌樓。
在日治時期此樓與周遭地區就是風化區,
和江山樓的藝旦比起來,
和江山樓的藝旦比起來,
這裡是以服務一般與中下階層的客人為主。
目前這邊以"身心靈雜貨舖"的方式繼續經營,提供諮詢、塔羅牌等服務
由房間與通道可以略知與想像當初營業的樣貌
成立於1917年的江山樓當初是風流雅士、藝旦、與富商所流連的聚會所,
現已成全家與當歸豬腳與八國聯軍的地盤 XD,
據說當時江山樓的占地比現時的大樓更大,由於道路拓寬的關係才往內縮,
約莫百年前占地如此廣大的四層建築可知當時江山樓的氣派與聲勢。
有夠漂亮的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禮拜堂,
是由李春生長老所提議興建,
前棟的禮拜堂建成於西元1915年(大正四年),
現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該禮拜堂的尖拱窗是哥德式的,
立柱則是柯林斯式的羅馬立柱,
中間的圓窗則是牛眼窗,
一整個混搭風。
左右對稱的兩扇門,
則是因為男女授受不親的緣故。
現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該禮拜堂的尖拱窗是哥德式的,
立柱則是柯林斯式的羅馬立柱,
中間的圓窗則是牛眼窗,
一整個混搭風。
左右對稱的兩扇門,
則是因為男女授受不親的緣故。
使用T116在近距離捕捉前後兩棟的全貌
超漂亮的禮拜堂山牆立面
禮拜堂內部,雖無特殊的裝飾,還是給人一股神聖莊嚴感
相關文章:
【台北 中正 大安】 | 蔣渭水新文化運動史蹟導覽南線 |
【台北 大同】 | 台北 大稻埕與蔣渭水 新文化運動史蹟導覽北線(上) |
【台北 大同】 | 台北 大稻埕與蔣渭水 新文化運動史蹟導覽北線(下) |
【台北 大同】 | 大稻埕 廟宇巡禮 |
【台北 大同】 | 大稻埕 古厝巡禮(1) |
【台北 大同】 | 大稻埕 古厝巡禮(2) |
旅遊地圖分享:
0 意見:
張貼留言